《鬼鄉(xiāng)》一部慰安婦的招魂曲 深刻悲傷的背后是難忘的歷史回憶

博主:RHYMASTICRHYMASTIC 2016-09-10 14:55:54 377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慰安婦題材的電影,就是2016年2月上映的《鬼鄉(xiāng)》因為是歷史題材的電影,又涉及了敏感的慰安婦題材,因此整部電影的情緒都是比較悲傷和壓抑的,但是這是一部很值得觀看的電影,真實的講述了那一段不看回首的往事。

  《鬼鄉(xiāng)》由趙廷來執(zhí)導(dǎo),姜荷娜、崔莉主演,以日本慰安婦受害者姜日出為原型,講述了1943年日本侵占朝鮮時期,14歲少女正敏以及一群女孩們被日軍強行帶走后成為慰安婦的悲慘故事,是一部敏感題材的電影,同時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電影真實再現(xiàn)了慰安婦從早到晚的生活,她們里不能開自己的房間,淪為了日軍的性奴,即使生病、身體不適也得不到休息,一直飽受摧殘,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而在經(jīng)歷著這一切的她們也不過僅僅十幾歲,原本的花樣年華,應(yīng)該享受學(xué)習的樂趣,但是卻在暗無天日的地方經(jīng)歷著非人的折磨,這讓觀眾們感到十分心痛和壓抑。

  電影中主人公是14歲的少女貞敏以及15歲的少女英熙,正是花一樣的年紀,兩個懵懂的少女卻經(jīng)歷了人生中最不愿意回憶的事情。正是打仗的年代,14歲的貞敏在前一晚剛剛得到媽媽為自己制作的平安符,第二天讓爸爸媽媽擔心的事情就發(fā)生了,貞敏被日軍帶走了,媽媽告訴貞敏一定要記著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的名字以及自己的故鄉(xiāng),將來一定要回來,貞敏哭著被帶走了,原本以為只是去工廠做苦力,卻不想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悲痛,在列車上貞敏認識了比自己大一歲的姐姐英熙,兩人結(jié)下了很深厚的友誼。到了目的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然后貞敏和英熙以及其他一起被帶來的女孩們經(jīng)歷了人生中永遠不愿意在提及的回憶,十幾歲的女孩子叫天不靈,叫地不應(yīng),只能默默的承受著非人的待遇,然而她們卻沒有反抗的能力。

  雖然電影是慰安婦題材的電影,影片中也有很多大尺度的鏡頭,這對于兩個未成年的女主角來說壓力很大,不過導(dǎo)演在這方面把握的很好,既讓人感受到了歷史的真實畫面,又沒有很多出格的鏡頭,用一種很隱晦的手法將歷史真實的還原了,讓觀眾們在默寫程度上更容易接受。同時也是因為是敏感題材,影片沒有拿到投資,全部都是網(wǎng)友募集籌款進行拍攝的,為了感謝這些網(wǎng)友們,導(dǎo)演將這些網(wǎng)友的名字全部都列在了片尾鳴謝名單中,感謝他們的支持,才能讓這樣一部電影走進大眾的視野。

  雖然是一部很沉重的影片,但是電影上映后獲得了巨大的關(guān)注,成為了當時的票房冠軍,雖然影片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拋開那些不完美,敢與拍攝這樣的電影就已經(jīng)是成功了,故事讓人看的很憤怒,很無奈又很悲傷,展現(xiàn)了女孩們無力控訴以及蒼白的反抗,正如劇中老年英熙所說,“我就是那個瘋子”在經(jīng)歷了那些傷害之后,她們內(nèi)心的傷痛是無法痊愈的。同時影片也告訴我們要銘記歷史,即使悲傷也不要放棄。

  一部慰安婦的招魂曲,一部社會性大于藝術(shù)性的超現(xiàn)實題材電影,值得我們觀看,歷史不該被忘記!


The End

發(fā)布于:2016-09-10,除非注明,否則均為壹號娛樂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